對于資料上講的編碼器關于零點(參考點)的定義以及偏移問題我看的還很不明白,說增量編碼器有零點偏移,絕對值沒有,我感覺說的不對,可能我對概念沒弄清,希望大家給我指點,十分感謝。 還有就是說單圈絕對值編碼器測量范圍為360,為什么不是任意角度呢,根據它轉的圈數角度測量應該是沒限制的吧?增量式編碼器是直接利用光電轉換原理輸出三組方波脈沖A、B和Z相;A、B兩組脈沖相位差90?,從而可方便地判斷出旋轉方向,而Z相為每轉一個脈沖,用于基準點定位。 其中基準點定位指的是什么?還有就是說A、B兩組脈沖相位差90,這也是在一定的條件下(S0=S1=S2/2)才能在電角度上相差90度的,而不是空間上的相位差,是不是這樣理解 答:絕對值編碼器輸出的不是脈沖,而是碼值,是一串二進制數(或格雷碼等),比如單圈9位絕對值編碼器,輸出的是一串9位的二進制數,編碼器旋轉一圈,會有2的9次方個不同的數,超出一圈會出現碼值重復,所以說測量范圍是360度。你所說的根據測量圈數去測定任意角度,那是軟件上通過編程實現單圈當多圈使用,不是編碼器本身的屬性。 關于你圖里的絕對值編碼器的零點偏移,很好理解。絕對值編碼,是不不斷跳變的量,每旋轉一定角度,比如說0.5度,碼值變化一次。假設你設定的零點是011010010,你旋轉了0.1度,碼值很可能不變化,顯示的零點沒變化,編碼器實際位置卻變化了,這就是“漂移”了。 增量型編碼器,輸出的是脈沖,通常是非常規律的正弦波或方波。波的周期取決于編碼器精度。AB脈沖相差90度。根據收到的脈沖數,可知編碼器旋轉了多少,從而確定位移或速度;根據接收到的A超前B或者A落后B,即可確定旋轉方向。零脈沖每旋轉一圈輸出一個脈沖,提供了一個基準點。基準點不懂?大概就是參考點初始點之類的意思,比如百米賽跑,總要有個起跑線吧。 |